粤西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7075.2011.04.018

粤西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

引用
对4个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浮游微藻6门91种,其中蓝藻30种,绿藻15种,硅藻37种,甲藻5种,裸藻两种,金藻两种.优势种有顿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显微蹄形藻Kirchneriella microscopic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加德纳鞘丝藻Lyngbya gardneri、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盐泽颤藻Oscillatoria salina、微小念珠藻Nostoc microscopicum、易略颤藻Oscillatoria neglecta、威利颤藻Oscillatoria willei等.在养殖前期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5.12×104~95.41×104ind/L之间,生物量为1.95~118 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84~2.16,绿藻类和硅藻类较为常见;到养殖中后期浮游微藻的个体数量介于66.11×104~1.28×109 ind/L之间,生物量为13.3~11.87×103 μg/L,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64~2.87,颤藻类逐渐演替为优势种.养殖期间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个体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变化规律,但在养殖中期,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虾池水体理化因子和微藻密度出现波动.

凡纳滨对虾、海水滩涂养殖池塘、浮游微藻、群落结构、优势种

32

Q178.1(水生生物学)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4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A07, 2007BAD29B06;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07ZD01, 2008YD01,2010YD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2,200803012;广东省科技计划2009B020201001;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0899A06

2012-0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17-1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渔业科学进展

1000-7075

37-1466/S

32

2011,3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