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12-2016年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12-2016年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疫情研判及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每起疫情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发病者咽拭子进行检测,对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海淀区2012-2016年共发生30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涉及460例,均为学生(男生247例、女生213例);2014年发生疫情数最多(16起),93.3%(28起)发生在流感流行季节,小学和初中占83.3%,疫情平均持续128 h,平均发病15.2例.发热者咽拭子病原检测阳性率53.5%(160/299),检出病原5种:甲型流感病毒(21起)、乙型流感病毒(4起)、腺病毒(2起)和鼻病毒(1起);乙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病例数最多(19.2例/起),鼻病毒病例数最少(11.0例/起).结论 海淀区聚集性发热疫情的主要病原是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小学和初中生是主要受累群体;切实提高小学和初中生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是预防聚集性发热疫情的重点措施.
聚集性发热、流感疫苗、学校卫生
24
R441.3;R181.8(诊断学)
2018-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