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富集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331/j.cnki.jhau.2017.01.002

7种豆科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富集特征

引用
以7种豆科绿肥作物(绿豆、小豆、乌豇豆、大猪屎豆、合萌、望江南、决明)为材料,采用大田种植和盆栽种植法,记载7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征,测定其根瘤量、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测定各作物在盛花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和氮、磷、钾、铁、锌养分含量,筛选适宜安徽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效良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属半灌木状草本,茎秆直立,呈圆形、多棱角或纵向小沟纹;根属直根系,主根不发达;合萌为偶数羽状复叶,望江南为偶数长椭圆形叶,大猪屎豆和决明为倒披针状叶,其他为披针状叶;大猪屎豆叶互生,其他叶对生;总状花序,浅黄色蝶形花;除大猪屎豆小花有20~30朵,无限结荚,其他供试作物的小花数有10~15朵,有限结荚;各种豆科作物的根瘤量占地下部总质量的17.5%~32.5%;乌豇豆叶片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最高,分别为23.1μmol/(m2·s)和57.0 kg/(hm2·d);望江南鲜草、干草和种子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2248、5028、2366 kg/hm2;固氮和富集磷、铁能力最强的是望江南,而富集钾能力最强的是大猪屎豆,富集锌能力最强的是合萌。从光合效率、产量、养分富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认为乌豇豆、望江南、大猪屎豆和合萌4种豆科作物适宜在安徽种植推广。

豆科作物、生长特征、光合效率、产量、根瘤量、养分积累

43

S551.1(绿肥作物)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项目2012-019;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NB2013-2130135-34;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7-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1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7-1032

43-1257/S

43

2017,4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