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 "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1398.2019.02.016

"直"与"婉"的分途和变奏:汉魏六朝 "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

引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本是一种冤屈不平、 蕴而不发的负面生存体验.借由"诗可以怨"命题的转换与推动,道德伦理与政治语境中的"怨",经两汉 《论语》 注疏与屈原评价论争,开始进入文学与文论话语,其正向审美价值亦随之彰显.汉魏六朝"诗可以怨"美学阐释的历史展开,包括"怨"作为人之常情的正当性和因情感人的审美性两大环节:先是情感之"直"突破伦理之"和"的约束,后又分化为阳刚之"直"与阴柔之"婉"两种风格.前者赓续了"怨刺上政"的诗教传统,借由其人到其文的以事感人,张扬"怨"中积极进取、 刚正不阿的精神内核;后者伴随着个体抒情的觉醒和对内心的审视,通过以情动人、 言此意彼的艺术化凸显了"怨"本身的缠绵悱恻之美.

诗可以怨、美学阐释、和、直、婉

I2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怨'与中国文论的批判精神研究"18CZW001

2019-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5-154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