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活性的原位研究
水体中浮游植物在越冬期间数量少,关于湖泊中越冬浮游植物如蓝藻、绿藻、硅藻等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情况少见报道.本实验通过Phyto-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对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之比)和快速光曲线的测定,结合显微镜镜检结果,并在室内进行了硫酸铜处理以及鲁哥氏液处理实验,对太湖、巢湖和玄武湖处于越冬期间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原位光合作用活性的研究.显微镜镜检结果表明太湖和玄武湖水体中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而蓝藻很少,巢湖水体中有大量蓝藻、绿藻和硅藻.Phyto-PAM在对玄武湖和太湖水样原位测定时未检测出蓝藻,而绿藻和硅藻有光合作用活性,其Fv/Fm在0.5左右;对巢湖的水体检测到的蓝藻、绿藻、硅藻都具有光合作用活性,其中绿藻和硅藻的Fv/Fm在0.5左右,蓝藻的Fv/Fm在0.3左右;用硫酸铜处理实验在巢湖水样中发现水体仅有硅藻活性(Fv/Fm下降至0.2左右),而用鲁哥氏液处理后无任何藻类光合作用活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处于越冬期间,以较多数量出现在水体中的蓝藻、绿藻和硅藻仍然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活性.
浮游植物、越冬、原位、光合作用活性、Phyto-PAM、Fv/Fm
19
P3(地球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4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2CB412305;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
2007-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