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明的式微与古老的还乡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乡村文明的式微与古老的还乡

引用
上古时代,一处盐井是一群人的故乡;青铜时代,一座矿藏是一群人的故乡. 故乡这个概念,除了源于血缘的充沛,还有一个重要的源头:物质的满足.故乡之所以会迁移,就是因为人类会将温饱作为基本生存条件.当物质匮乏甚至消失殆尽,故乡将不能成其为故乡,故乡将在别处.因此,故乡表现为地域,呈现为人的欲望. 当下,故乡存在于通讯录里,存在于诗人的黑色字迹里.诗人的内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走失,而故乡在城市化的围剿中逐渐走样.和诸多美国人的故乡在海外不同,中国诗人的故乡正在一张规划图纸上.寨子、村子、乡场、镇子、乡绅、乡邻、乡亲、乡情,这样承载着乡村文明的温暖的词语逐渐变成一个词语——城市.城市化对现代汉语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故乡”,变成“故城”.这些遽然出现的变化让诗人无所适从是完全正常的,诗人内心的割裂和断线,在诗句中因此而具备了别样的光泽.“故乡”也好,“故城”也罢,都是很小的一块地方,恰好被诗人的心灵抑或胸廓装下.

乡村文明

F320.3;I206.6;C912.82

2014-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0-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红岩

1007-1709

50-1015/I

2014,(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