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111.2009.05.001
我国肉牛产业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与对策建议
@@1 我国肉牛业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1.1 资源创新利用、育种水平差距极大
我国54个黄牛品种的资源材料保存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牛种资源不但一直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反而越保越少,1种已经灭绝(荡脚牛)、1种濒临灭绝(樟木牛)、5种濒危(独龙牛、阿沛甲咂牛、三江牛、阿勒泰白头牛、舟山牛),2种牦牛濒危(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引进国外牛种是建国后我国肉牛育种的绝对主流,至今没有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虽也支持黄牛品种选育,但与"引种"的支持力度相比,几乎可以忽略,由此,种牛产业已被国外掌控.而我国对畜牧行业之间不平衡的支持政策,导致肉牛研究资源(人才、设备、设施、场地)严重流失,其中之一是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基础非常薄弱,总体水平比美、加、日、法、德、澳等国落后40至60年.主要在自主专用、泛用肉牛品种、种质提高、后裔测定、商品品质的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差距极大.发达国家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与提高的研发上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我国搞肉牛育种的科研、教学、资质企业不超过100家(从事种牛和精液营销的不超过50家),但都奄奄一息,能够维持已是奢望.
肉牛育种、产业技术、研发水平、发达国家、资源材料、品种选育、技术研发、引种、斯布牦牛、开发和利用、种质资源、种牛、支持政策、支持力度、育种技术、研究资源、严重流失、体系研究、水平差距、商品品质
35
S8-1
2009-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