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探讨(一)

引用
记录由全美中医药学会(ATCMA)、美国中医校友联合会(TCMAAA)联合组织的题为"从经验到证据的临床针灸医学"的学术讨论会上各嘉宾的发言.讨论会起因于王伊明的博文《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各嘉宾探讨了现代针灸疗效研究方法.该部分先由王伊明介绍文章《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分析了影响针刺疗效的"硬因素"与"软因素",对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针刺效果的评估标准提出疑问,提出关于现代针刺研究的几点想法.刘保延强调"针刺之要在于神",值得高度关注.朱兵认为针灸临床研究的有些结论意义不大,针刺手法不要过于艺术化,针灸效应的机理研究不要过度"脑"化.梁繁荣认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十大因素,包括理论指导、辨证诊断、精神心理、选穴处方、操作手法、针灸器具、治疗时机、个体差异、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因素.金观源认为针灸的干预刺激十分微弱,其他信息易干扰针灸治疗信息的输入,针灸的所有效应都是通过促进或强化患者的自愈机制实现,要注意鉴别.李永明详细分析了针灸愈合作用假说、泛穴现象假说、"硬针灸"和"软针灸"的假说.

临床针灸医学、针灸疗效、经验、证据、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访谈

27

R245(中医临床学)

2021-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医药导报

1672-951X

43-1446/R

27

2021,2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