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412.2020.04.012
乳腺导管内癌3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CerbB-2表达情况,总结分析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随访结果.结果 单纯乳腺导管内癌和微小浸润导管内癌的组织学分类、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8,P=0.010;χ2=4.882,P=0.027).单纯乳腺导管内癌和微小浸润导管内癌的粉刺样坏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单纯乳腺导管内癌与微小浸润导管内癌组织中ER、PR、PCNA、P53、CerbB-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28;χ2=0.236,P=0.627;χ2=0.170,P=0.680;χ2=0.000,P=1.000;χ2=1.534,P=0.215).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ER、P53、CerbB-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5,P=0.001;χ2=8.611,P=0.013;χ2=12.947,P=0.002),PR、PC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2,P=0.126;χ2=2.280,P=0.320).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 a,均存活,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其特殊性,总结分析这些特点对其治疗、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ER、PR、PCNA、P53、CerbB-2等免疫组化指标的异常表达检测具有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病理参数、免疫组化
33
R737.9(肿瘤学)
2020-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