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7171.2016.10.061

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将其分为两组:凝血功能正常组和DIC组,正常组患儿48例,DIC组患儿52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测其pH值、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以及硬肿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中表现出反应差、拒乳和体温异常的患儿数分别为32例(68%),21例(45%),24例(50%),DIC组中表现出反应差、拒乳和体温异常的患儿数分别为36例(69%),31例(60%),28例(55%),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儿的pH值,A-aDO2分别为(7.35±0.85),(37.30±6.84) mmHg,DIC组患儿的pH值,A-aDO2分别为(7.13±0.48),(47.2±11.67)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及正常组中患儿小腿硬肿发生率分别为8.3%、23.1%,DIC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及正常组中患儿臀部硬肿发生率分别为12.5%、25.0%,DIC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拒乳,体温异常,严重的酸中毒和硬肿等都是新生儿败血症发生DIC的重要诱导因素,对出现以上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该加强凝血功能的检测,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癌的病死率.

脓毒症/并发症、婴儿、新生、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学、危险因素

33

R722.131(儿科学)

2017-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049-20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临床研究

1671-7171

43-1382/R

33

2016,33(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