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69/j.issn.100-8551.2015.11.2184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引用
为明确传统翻耕(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保护性耕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的蓄水保墒作用,研究了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动态和贮水消耗特征以及灌溉后水分再分布过程.结果表明:与FRB相比,PRB 0~ 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在播前、拔节、抽穗和灌浆分别高出8.9%、7.5%、24.7%和17.4%.与CT相比,ZT 0~ 20cm土壤体积含水量在播前、拔节、抽穗和灌浆分别高出15.2%、3.6%、11.6%和4.6%.春小麦播种-拔节和拔节-抽穗是水分损失的2个关键阶段.播种-拔节期PRB和ZT处理水分损失最高,拔节-抽穗期FRB和CT土壤水分损失最高.0~ 20cm表层,抽穗后FRB和CT土壤贮水消耗高于PRB和ZT,但20cm以下结果相反.FRB垄床水分主要依赖垄沟水分的横向入渗补充,而PRB处理垄沟水分的垂直入渗和横向入渗能力都较强,垄床在100cm处形成含水量高值区.与FRB相比,PRB沟灌水分易于以侧渗形式补充垄床水分,在作物生长关键期能保证土壤水分供给,达到保墒节水的目的.在灌区连续多年采用平作和垄作固定道耕作后,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本试验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水分高效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固定道耕作、土壤水分、再分布、干旱绿洲灌区、春小麦

29

中澳国际合作项目SMCN/2002/094,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4-35

2015-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84-219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核农学报

1000-8551

11-2265/S

29

2015,29(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