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03/j.cnki.1671-6124.2020.02.009
重构自主性作为教育目的:中西耻感取向的积极意义
长时间来,西方罪感文化承接道德自律意义,东方耻感文化则被视为他律.论文尝试消弭此一刻板印象.而自伦敦学派以降,自主性也成为核心的教育目的.论文首先检视伦敦学派对自主性的提出及近年所受的批评,企图说明理性自主观,无须放弃,但须吸纳情感、意志、认同等元素,重构后的自主概念,将更易于与耻感接轨.接着从人类学者雷德菲德大小传统之概念架构,分别从代表大传统的儒家典籍中,诠释耻感在其中扮演自律的积极意义;小传统中,面子(脸)文化,也同步加以反思.论文也从两位西方学者对羞耻的分析,即威廉斯发掘前苏格拉底的希腊传统,以及舍勒对抗来自弗洛伊德泛性的释放本能欲望说,重温耻感在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论文暂时的结论是无论东西方,耻感或面子文化,容或有他律道德的负面意义,但其所设定的外在他人等,若经转化,将能修正西方理性自主近年受到之批评,同时能发掘出道德自律的积极意义.
自主性、自律、教育目的、耻感文化、教育哲学、道德教育
19
G40-02(教育学)
2020-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