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乡土教材的产生及其文化价值探微
19世纪末,清政府为稳固其统治,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学习德、日等发达国家编写乡土教材的经验,结合原有地方志的基础,改编用于小学课堂教学的乡土教材.清末官方大规模编写乡土教材始于1905年,其编写的依据主要是《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对乡土内容的规定和部颁《乡土志例目》中对乡土内容和体例的规范.清末乡土教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是清末乡土文化保存的重要载体,加速了乡土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新旧文化的交融,同时清末乡土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清末、乡土教材、文化价值
12
G40(教育学)
2012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小学教科书的教学性研究"12C0594;2012年湖南省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湘学研究专项"百年湖南乡土教材中湖湘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