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65/j.cnki.1673-7148.2021.02.008
鲁中地区20152016年冬春季两次持续性霾天气过程的综合对比分析
为探讨鲁中地区20152016年冬春季持续性霾过程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利用气象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结合CALIPSO卫星资料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分别发生在冬春季的两个个例的气象条件、气溶胶粒子分布和污染物来源的不同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春两个持续性霾过程均持续6天以上,达到重度霾和严重污染级别,冬季的更重,持续时间更长.霾发生时,出现高颗粒物粒子浓度、低地面风速和高相对湿度.细颗粒物在冬季个例中贡献更大,在春季影响重度霾的发生.冬春季过程发生在平直的环流形势且多短波槽脊、地面出现均压区的环流背景下,地面辐合线导致春季污染物的积聚.冬季逆温呈高低层分布,地面辐射降温、暖平流引发的增温是逆温层的形成机制.春季逆温层仅出现在地面附近,形成以地面辐射降温为主.重度霾时,冬季高浓度气溶胶粒子层聚集在1.0 km左右,以本地污染物的贴地传输为主.春季高浓度气溶胶粒子层聚集在1.5 km,受外来污染物传输和高层沙尘沉降的影响.弱上升运动、高湿度使冬季污染层高度偏低、强度偏大,春季的反之.冬季低逆温层造成1.2 km上下层污染物类型明显不同,春季逆温层偏高且弱使污染物类型分布均匀.
鲁中地区、持续性霾、气象条件、气溶胶
44
P427.1+22(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项目
2021-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