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多旦”与清代“红楼戏”对十二钗群像的重塑
清代“红楼戏”集中出现在程甲本问世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正值戏曲史上的“花雅之争”时期.改编者在重塑十二钗群像时,采取以“旦脚为主”的脚色安排方式,即“一生多旦”的策略,突破了传统的生旦叙事模式.与此相应地,在脚色制方面也有所突破,一是受花部兴起的影响,吸收了新的脚色名“杂旦”与“花旦”;二是受益于《红楼梦》小说的广泛传播,以人物名代替脚色名.清代“红楼戏”的这些突破,既有其戏曲史意义,对民国时期的“红楼戏”编创也有所影响.
红楼梦、红楼戏、十二钗群像、一生多旦、脚色制
I207.3;J8;I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107
2020-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7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