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个性化音乐干预对肠癌患者化疗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0754.2020.03.033

心理护理联合个性化音乐干预对肠癌患者化疗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引用
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男女患癌的类型中分别位列第3 位和第2位,且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1].研究表明,其致病与遗传因素和饮食特点有关,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肠癌初期多体现为大便的色、质、味的改变, 多被患者认为是痔疮或者饮食所致,且肠镜多不被患者作为首选的检查,故常被患者忽视.目前,对肠癌有手术、放化疗及靶向药物等治疗方式,而手术方式是目前公认为治疗肠癌的首选.但是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及进展的迅速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III~VI期的患者高达50% ~65%,此时实施手术不能使患者受益,多采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式[2].且肠癌术后易复发、转移和扩散,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故多数医院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采取8~12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化疗是一个无选择性的损伤性治疗,易引起脱发、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3].在较长时间的化疗过程中,40% ~60%的肠癌患者有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障碍,最直接的体现则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4].肠癌患者多具有紧张失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之化疗的副作用,导致失眠严重,进而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随着传统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癌症的治疗不仅仅着眼于药物的疗效及疾病的生存率,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故对患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肠癌、睡眠质量、心理、音乐干预

41

R735.3(肿瘤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州项目20140103

2020-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49-3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海军医学杂志

1009-0754

31-1823/R

41

2020,4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