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198/j.issn.1001-6929.2014.08.06
太湖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活性
应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仪对2012年太湖浮游植物群落光合作用活性的时空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春季蓝藻、绿藻和硅/甲藻的Fv/Fm(最大光量子产量)分别为0.35~0.49、0.34~ 0.68和0.09~ 0.56;秋季则分别为0.34~ 0.53、0.55~0.68和0.28~ 0.61.春季蓝藻、绿藻和硅/甲藻的NPQ(非光化学淬灭)分别为0.012~0.165、0.085~0.201和0.104~0.281,秋季则分别为0.035~0.263、0.052~0.118和0.048~0.301.RLC(快速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表明,太湖浮游植物群落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具有显著时空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绿藻和硅/甲藻的光合作用活性与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而蓝藻的Fv/Fm与RLC的特征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ρ(Chla)呈显著正相关(P <0.05,R =0.49),与SD(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56),说明太湖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与富营养化水平具有一致性.从空间分布来看,草型湖区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ρ(Chla)均显著低于藻型湖区,表明水草能抑制蓝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生长,进而降低蓝藻水华强度.
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活性、最大光量子产量、浮游植物、太湖
27
X171(环境生物学)
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2488;江苏省内陆水体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项目
2014-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4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