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株洲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引用
在我国湖南株洲市采集42个农田土壤样品,利用SBET(simple bioavailability extraction test)方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探讨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目前常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经口腔摄入后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r、Cu、Zn、As、Cd和Pb总量(以w计)分别为101 ~ 407、22.9~139、64.0 ~2 286、5.80 ~137、0.310 ~26.4和17.9 ~691 mg/kg,生物可给量(以w计)分别为3.80~38.1、1.96 ~ 106、5.06~1 516、0.160 ~53.6、0.140 ~21.3和10.8 ~ 570 mg/kg.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很大,生物可给性平均值为Cd(66.0%) >Pb(59.0%) >Cu(44.9%)>Zn(35.8%)>As(16.9%)>Cr(5.72%).采用统计学上的显著模型,可通过土壤重金属总量、pH、w(OM)(OM为有机质)和w(TC)(TC为全碳)较好地预测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给量.儿童的HI(总非致癌风险)和TCR(总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HI和TCR平均值分别约为成人的8.0和1.5倍.用土壤重金属总量评估经口摄入途径的风险高估了实际的人体健康风险,用重金属生物可给性进行调整后风险显著降低,HI和TCR平均值分别降低了71%和74%.但用生物可给性进行调整后仍有部分采样点的HI或TCR超过风险阈值,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经口摄入、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26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38;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3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14014908

2013-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39-11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研究

1001-6929

11-1827/X

26

2013,26(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