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平原NO2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O3、HCHO相互关系研究
2018年,汾渭平原首次被确定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成为"蓝天保卫战"继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个主战场.本文利用卫星OMI传感器反演产品,对汾渭平原2016-2020年二氧化氮、臭氧和甲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汾渭平原NO2柱浓度有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趋势.高浓度地区受煤炭、物流、钢铁、航空等产业,以及特殊地形等因素影响,沿山脉走势呈"人"字形分布.在时间上,年均NO2浓度呈总体减少趋势,2018年最大,2020年最小;月均变化呈U字型,1-8月,NO2柱浓度逐月降低,9-12月逐月增加.NOx敏感控制区、VOCS-NOx协同控制区,以及VOCS敏感控制区时的年均NO2柱浓度分别为1.48×1015~6.3×1015、6.3×1015~13.2×1015、13.2×1015~20.1×1015molec·cm-2,月均浓度略小于年均.NO2、O3、HCHO浓度与气温、气压、含水量中高度相关,HCHO和NO2、HCHO与O3相关性的正负受气温、含水量、O3和HCHO的综合影响,O3和NO2的负相关程度需要综合考虑气温、气压、O3和NO2的范围.该研究对汾渭平原主要污染行业、污染时间、污染物种类的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气温、含水量、NO2、O3和HCHO中几种因素的研究,能够更准确的预测NO2、O3和HCHO的变化趋势,从而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OMI数据、相关、范围、时空分布、气温、气压、含水量
43
X5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CNNo.17YF1FA120
2023-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5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