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与in vitro方法的铬污染土壤生物可给性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71/j.hjkxxb.2022.0066

基于形态与in vitro方法的铬污染土壤生物可给性研究

引用
铬(Cr)是电镀类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开展土壤中Cr(Ⅲ)和Cr(Ⅵ)的生物可给性研究对于准确评估Cr污染场地风险,克服污染场地过度修复问题十分关键.本研究采集我国栗钙土、红壤、潮土 3种典型土壤,通过添加相同浓度污染物的方式制备成Cr(Ⅲ)或Cr(Ⅵ)污染土壤.随后利用5种体外方法(in,vitro),对3种土壤经口摄人的Cr生物可给性进行比较与健康风险评估.进而从土壤理化性质、Cr赋存形态、土壤矿物组成方面,对不同土壤在溶解度生物可给性研究联盟(SBRC)方法中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Cr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水平,提高风险控制值,其中,SBRC方法在评估中更具有保守性.3种土壤在相同的Cr(Ⅲ)和Cr(Ⅵ)污染浓度下,栗钙土相较于红壤和潮土在肠期具有更高的生物可给性和健康风险.此外,土壤黏粒、有机质含量及迁移系数能够影响土壤Cr的生物可给性,土壤矿物种类赋存不同也是造成Cr(Ⅲ)和Cr(Ⅵ)在不同土壤中生物可给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铬形态、生物可给性、体外方法、健康风险

42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8YFC1802203

2022-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30-44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学报

0253-2468

11-1843/X

42

2022,42(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