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气CO2浓度模拟及源贡献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671/j.hjkxxb.2017.0187

南京市大气CO2浓度模拟及源贡献研究

引用
定量研究城市区域人为CO2通量对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与大气传输模型方法反演区域尺度的CO2通量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模型对大气CO2浓度的模拟则是能否成功反演CO2通量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还未有针对城市区域CO2浓度的长时间(>1年)模拟.本研究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人为源CO2资料与拉格朗日大气传输模型(WRF-STILT),对南京市郊区34m观测高度处2014年大气CO2浓度进行模拟,并就模型模拟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源贡献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WRF-STILT模型能较好模拟出4个季节观测到的高CO2浓度及有季节差异性的日变化特征.②观测CO2浓度的足迹贡献源区(footprint)的季节变化在盛行风向影响下差异巨大,CO2浓度增加值在前1d的主要贡献占据总浓度贡献的90%,表明该34m高度观测点可代表长三角区域的CO2排放量的影响,而安徽东部和江苏中南部对其影响更大;③相对于排放源的日变化,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素的差异是引起CO2强日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模拟的各季度浓度增加值差异的原因,其中秋季(34.97 μmol· mol-1)>冬季(30.07 μmol· mol-1)>夏季(27.28 μmol·mol-1)>春季(23.36μmol·mol-1);④浓度的主要贡献来源分别为石油生产(41%)和能源工业(26%),这和长三角区域的人为源CO2排放通量差异巨大(石油生产:3%,能源工业:35%).

人为化石燃料、WRF-STILT模型、足迹权重、长三角

37

X51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5147,41475141,4150500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KYZZ16_0348;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No.201508320287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575147,41475141,41505005;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PCSIRT,and the 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th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 for College Graduates of Jiangsu ProvinceKYZZ16_0348;the Visiting Fellowship from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201508320287

201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3862-387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学报

0253-2468

11-1843/X

37

2017,37(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