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南京市PM2.5化学组成与来源的演变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27/j.hjkx.202204060

"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南京市PM2.5化学组成与来源的演变特征

引用
为深入认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基于"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南京市主城区(草场门)PM2.5的化学组分监测资料,研究了 PM2.4主要组分的浓度和占比、富集因子和酸度等变化特征,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了 PM2.5的来源解析.结果发现,"大气十条"实施期间,南京市PM2.5中硫酸根(SO42-)的占比总体下降,但硝酸根(NO3-)和铵根(NH4+)的占比均明显上升,两者的占比从2014年的25.58%上升到2017年的37.15%;碳组分(OC和EC)的浓度在"大气十条"早期出现大幅下降,但后期的下降趋势明显变缓,其中,有机碳(OC),特别是二次有机碳(SOC)的占比不降反升;PM2.5酸性显著减弱,阴阳离子的摩尔当量比值(CE/AE)从2014年的0.83上升到2017年的1.13;燃煤、冶金和石化等污染源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机动车的贡献率快速上升,从2014年的8.78%增长到2017年的13.92%;扬尘的贡献波动较大,其中,土壤扬尘的贡献率呈现上升态势.结果表明,"大气十条"实施期间,燃煤和工业等污染源的PM2.5直接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二次气溶胶的贡献日益突出,大力开展NOx、NH3和VOCs等前体物的减排是未来PM2.5控制的重点.另外,颗粒物碱性化和大气氧化性增强对于PM2.5污染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关注.

细颗粒物、源解析、颗粒物酸度、富集因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APPCAP)

44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8504

2023-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

0250-3301

11-1895/X

44

2023,4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