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PM2.5浓度驱动因子联动效应及非线性影响
城市群是中国PM2.5污染与防治的核心区.为探究中原城市群PM2.5浓度驱动因子的作用机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以及系统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量化了 PM2.5浓度的驱动因子及因子间的联动效应,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浓度的非线性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治霾建议.结果表明:①2012~2018年,中原城市群PM2.5浓度下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北部较南部地区污染减弱更为显著.②PM2.5浓度高值聚集有从中原城市群北部向东部转移的趋势,而低值聚集情况相对稳定.③高程对PM2.5浓度的解释力最强,因子间联动效应对PM2.5污染的解释力均表现为增强,其中高程与降水交互后解释力最强.④人均GDP、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外商直接投资和第二产业占比均与PM2.5浓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结合中原城市群现状,加大污染治理投入、调整城市结构形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保持较高的城市活跃水平、设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引入高质量外商投资等有助于治理PM2.5污染.
PM2.5、非线性影响、驱动因子、联动效应、中原城市群
43
X51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后续工作专项5000002013BB5200002
2023-0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34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