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大气光化学氧化剂(Ox)与PM2.5复合超标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27/j.hjkx.202007286

珠江三角洲大气光化学氧化剂(Ox)与PM2.5复合超标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

引用
基于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12个监测子站的大气污染物数据,梳理2013 ~2017年大气光化学氧化剂Ox(NO2 +O3)与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Ox+PM2.5复合超标污染定义为NO2和PM2.5质量浓度日平均值以及O3浓度日最大8h平均值(O3MDA8)同时超过二级浓度限值,分析了不同类型站点复合超标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影响,结果表明,2013 ~2017年珠三角PM25年均质量浓度由(44±7)μg·m-3下降至(32±4) μg·m-3,实现PM2.5连续3 a达标.Ox年均质量浓度由2013年(127±14) μg·m-3下降至2016年(114±12) μg·m-3,2017年反弹至(129 ± 13) μg·m-3,O 3浓度上升明显(10 μg· m-3).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过程占比由2013年33%增多至2017年78%,多个城市同时发生污染的区域特征明显.研究时段内Ox+ PM2.5复合超标污染事件共发生60次,主要在城区站点(78%)和郊区站点(22%).秋季发生复合超标污染天数最多(52%),是因为强太阳辐射有利于臭氧生成,大气氧化性增加,进而促进了PM2.5二次生成.造成珠三角复合超标污染的天气形势主要为高压出海型(43%)、高压控制型(30%)和热带低压型(27%).就具体气象因素而言,气温在20 ~ 25℃且相对湿度在60%~75%的范围内时,复合超标污染事件发生占比最高(22%).在O3重污染过程中,夜间高湿和低风速使得NO2和PM2.5浓度显著上升,日间高温加剧了复合超标污染.

大气光化学氧化剂(Ox)、PM2.5、复合污染、天气形势、珠江三角洲(PRD)

42

X5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深圳市环境科研课题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暨南大学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2021-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600-16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

0250-3301

11-1895/X

42

2021,4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