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盘丘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流失形态及通量
为了解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磷流失特征,为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水田、旱坡地、林地、柑橘园和菜地这5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不同形态氮、磷流失浓度与通量的特征.结果表明:全氮流失通量的顺序为水田[17.73 kg·(hm2·a)-1]>柑橘园[4.86 kg·(hm2·a)-1]>旱坡地[4.33 kg·(hm2·a)-1]>菜地[4.00 kg.(hm2·a)-1]>林地[2.41 kg·(hm2·a)-1];全磷流失通量的顺序为菜地[4.97 kg·(hm2·a)-1]>柑橘园[1.87 kg·(hm2·a)-1]>水田[0.93 kg·(hm2·a)-1]>林地[0.27 kg·(hm2·a)]>旱坡地[0.19 kg.(hm2·a)-1];5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降雨频繁的4~5 月,占全年氮、磷流失总负荷的53.80%~96.52%和56.03%~87.78%;氮流失主要以硝态氮(16.16%~52.70%)的形态流失,全氮流失通量与径流量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82 6);在菜地中颗粒磷是磷流失的主要形态(83.30%),但在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中表现不显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形态氮、磷流失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菜地应针对强降雨情况下颗粒磷流失的问题采取措施,水田应避免在降雨集中时期施肥;科学施肥和合理地土地利用方式配置是治理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氮磷流失、流失通量
42
X52(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专项
2021-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5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