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狐尾藻分解及其氮磷释放特征
湿地植物分解释放的有机物、氮和磷等会影响人工湿地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出水水质.本研究采用尼龙分解袋法研究绿狐尾藻在水中的分解过程及氮磷释放特征.连续60 d的室内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前期(0 ~4 d)绿狐尾藻干物质质量损失速率快,占初始质量的30%,中后期(4 ~60 d)损失速率减慢,占31%.拟合的一级动力学分解速率常数为0.014 2d-1,降解50%的干物质需48.8 d.水体pH值变化情况:0~4 d从7.60迅速下降到5.63;中期趋于稳定;后期pH值回升到7.03,与空白对照值接近.绿狐尾藻分解实验系统中溶解氧浓度从6.30 mg·L-1在1d内快速下降到0.61 mg·L-1,表明该系统一直处于厌氧状态.水中总氮浓度0~2h迅速增加达到12.7 mg·L-1,2h~32d逐渐降低到5.80 mg·L-1,后期略有增加;总磷浓度初期快速升高到18.4 mg·L-1,中后期趋于稳定.有机氮(占总氮65.7%~94.7%)和无机磷(占总磷61%~89%)是主要的氮磷存在形态.绿狐尾藻体内总氮含量随分解时间逐渐增加,从24.3 mg·g-1上升到60.5 mg·g-1;而总磷含量从6.09 mg·g-1下降到2.94 mg·g-1后波动稳定,这可能与附着微生物对氮的吸收和固定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证实绿狐尾藻分解过程释放的氮磷营养元素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为此采用合理的植物收割管理措施非常必要.
人工湿地、绿狐尾藻、分解、氮磷释放、二次污染
40
X171(环境生物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502,2016YFE0101100,2018YFD0800504;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41;长沙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kq1801060
2019-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118-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