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对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来源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27/j.hjkx.2016.10.015

城市化进程对地下河中溶解态正构烷烃来源的影响

引用
为了探明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地下河溶解态正构烷烃(D-ALK)的组分特征,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分别对受不同程度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老龙洞与青木关两条地下河出口(老龙洞口、姜家泉)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的D-ALK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地D-ALK碳数分布均为nC14~nC35.其中,姜家泉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总量(DT-ALK)为102 ~356 ng·L-1,平均值为230 ng·L-1.2014年12月、2015年1月和4月,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峰型均为“单峰-前锋”型;LMH/HMH(nC2]/nC2+22)为2.0 ~10;在nC14~ nC25内碳优势指数(CPI14~25)为0.19 ~0.57,主碳峰均为C16(Cmax16).2014年11月、2015年2月与3月,其碳数分布呈“双峰”形态,LMH/HMH与CPI14-25均小于1且Cmax16;CPI24-35为1.2 ~23,C31或Cmax33;Paq分别为0.2、0.7和0.1.其中,2014年11月与2015年3月的烷烃指数(AI)分别为0.95和0.98.老龙洞出口中的DT-ALK为110 ~697 ng·L-1,平均值为310 ng·L“-1各月碳数分布均呈现“单峰-前峰”峰型且Cmx16,CPI14~25小于1.在旱季,由于受到不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以微生物输入为主的老龙洞中的溶解态正构烷烃在含量和组分的稳定性方面均大于以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混合输入为主的姜家泉.

岩溶地下河、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溶解态、城市化进程

37

X131;X523(环境化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XDJK2013B021,XDJK5015D00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调查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06700;重庆市科委院士专项cstc2013jcyjys20001;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DL2011-04,kdl201303

201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781-37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

0250-3301

11-1895/X

37

2016,37(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