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磷肥用量下双季稻田的CH4和N2O排放
以红壤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9年水稻生长期内不施肥(CK),平衡施肥(BF)、减氮磷一(DNP1)、减氮磷二(DNP2)和增氮磷(INP)等5个处理的CH4和N2O排放通量以及环境因素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间BF、DNP1、DNP2和INP的CH4平均排放通量为4.57、5.42、4.70和4.65 mg.(m2.h)-1,较CK分别增加39%、49%、41%和40%;晚稻生长期间CH4排放量普遍高于早稻排放,BF、DNP1、DNP2和INP较CK增加11%、1%、26%和-4%.与CK相比,施氮磷肥均提高早、晚稻返青期的CH4排放.早、晚稻生长期内所有施肥处理间CH4平均排放通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季稻田晒田期无N2 O排放峰值,而晒田后的干湿交替阶段出现较高排放.早、晚稻生长期内N2 O排放量占氮肥投入量的0.18%.环境因素分析表明,气温、土壤Eh和土壤湿度决定了稻田CH4排放的季节变化,而N2O排放与水、热等相关环境因子无相关性.CH4是早、晚稻田主要的温室气体,对二者整体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90%,减排措施应针对CH4排放为主.综合考虑温室效应和水稻产量,当地早稻施肥量以BF为宜(N-P2O5-K2O用量150-90-90 kg·hm^-2),而晚稻施肥量可以在BF(N-P2 O5-K2 O用量180-90-135 kg·hm^-2)基础上少量增加氮磷用量.
稻田、CH4、N2O、氮肥、磷肥
32
X511;S151.9(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5B1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39;中央级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2008-2010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899-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