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带地下水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变化及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河岸带地下水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变化及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研究

引用
河岸带地下水和河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存在明显的补排关系,洪水事件是影响河岸带地下水水质波动的重要水文过程,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河岸带地下水营养元素指标(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野外定位观测,深入分析了河岸带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其与洪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河岸滩区的农业开发存在明显的氮、磷下渗流失风险.临近河岸的农耕旱作区,是河流与人工湿地之间一个特殊的氮污染物控制单元,对地下水和河流之间的氮迁移隔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湿地,农家粪作为底肥加入可能是磷下渗流失的重要源头,进入地下水中的磷顺着水力坡度还发生着显著的横向迁移,尤其在调水期横向迁移更加明显.河岸滩区的开发类型及其耕作制度对地下水的硝氮含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鱼塘区,常年的土壤厌氧环境加重了氮的下渗迁移和积累;在荷塘区,春夏季节,土壤淹没呈厌氧环境,氮迁移和硝化作用显著,在秋冬季节,土壤呈好氧环境,氮硝化作用显著发生,全年氮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距离河岸50~200 m之间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强烈,是一个高效的微生物氮净化单元,人工湿地施用的农家粪是有机物流失的重要源头,河岸滩区土壤质地呈沙性,渗透能力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在此区进行农业活动,尤其是人工湿地开发中大量施用肥料,容易造成土壤表层有机质和氮磷养分因灌溉而导致的下渗流失,进而污染地下水与河水,较由降雨引起的地表径流流失显得更为突出,距离河道50~200 m的范围是重要的污染净化单元,为典型的滩区地下水-河流的水陆交错带,该区域的合理保护,对于保护河流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十分重要.

河岸带、地下水水质、营养元素、有机质、洪水、响应关系

32

X143(环境地学)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9-0120;中国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URE201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76;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B610006

2011-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55-9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

0250-3301

11-1895/X

32

2011,3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