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渤海与黄海北部沿岸底栖贝类体内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近年渤海与黄海北部沿岸底栖贝类体内微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引用
根据近几年的海洋常规监测数据,确定渤海及黄海北部沿岸底柄贝类体内典型微污染物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36%以上的站点中,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1类标准(15μg/g,湿重,下同),尤其是大连湾和河北新村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Ⅲ类标准(80μg/g,以湿重计),并且,近年来大部分海域贻贝体内的PHCs都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于第Ⅰ类标准).重金属As和Pb在少数站点(如烟台海水养殖区和莱州湾)出现相对高值;而Cd和Hg的高值站点(超过第Ⅱ类标准,Cd为2 000 ng/g,以湿重计,Hg为100 ng/g,以湿重计)则分别位于大连湾和河北新村海区.另外,贝类体内的Hg含量在辽东湾、山东半岛附近海域呈现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存所有监测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和HCHs的含量通常较低.但与金属Hg相似,在辽东湾等部分海域,贝类体内两者的浓度也表现出递增的年际变化特点.新近的监测结果显示,底柄贝类体内DDTs含量的高值站点(超过第Ⅰ类标准,10 ng/g,以湿重计)大部分集中在渤海湾的河北省沿岸(如赵家堡和新村).这些海域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除历史残留外,附近可能存在新的DDT输入源.据此,在大连湾、河北新村附近海域,底栖贝类体内石油烃PHCs、Cd和Hg含量相当高(超过第Ⅱ类标准),可视为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区;而对于近年来贻贝体内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Hg、PCBs和HCHs)的沿岸海区,如辽东湾,山东半岛周边的黄海海域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微污染物、分布、底柄贝类、渤海沿岸、黄海北部沿岸

32

X171.5(环境生物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6Z408

201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45-45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科学

0250-3301

11-1895/X

32

2011,3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