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氧化菌筛选、特性分析及其对砷(Ⅲ)的去除效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05/j.hjgc.202305005

锰氧化菌筛选、特性分析及其对砷(Ⅲ)的去除效果

引用
分离筛选出3株新的高效锰氧化菌,通过谱系鉴定分别命名为Acidovorax facilis WHW-1(敏捷嗜酸菌)、Acinetobacter bereziniae WHW-2(别雷斯不动杆菌)和Pantoea dispersa WHW-3(分散泛菌),系统研究了 3株菌的锰氧化能力及其原位诱导形成的生物锰氧化物(BMO)特性,以及不同初始Mn(Ⅱ)浓度、As(Ⅲ)浓度等因素对BMO去除As(Ⅲ)的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1)当细菌接种比为2%,体系初始Mn(Ⅱ)浓度为65 mg/L时,3株锰氧化菌的生长情况良好,WHW-1、WHW-2和WHW-3在培养2周后,诱导产生的BMO浓度分别达到0.95,0.76,0.53 mg/L;2)当细菌接种比为2%、体系初始Mn(Ⅱ)浓度分别为15,40,65,100 mg/L时,3种细菌诱导形成的BMO在一定范围内随着Mn(Ⅱ)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Mn(Ⅱ)浓度过高会抑制BMO形成;3)当细菌接种比为2%,Mn(Ⅱ)浓度为65 mg/L,As(Ⅲ)浓度为1~5 mg/L时,原位形成的BMO对As(Ⅲ)的去除效率均在97%以上,微观分析表明:3种细菌对As(Ⅲ)的去除以吸附作用和铁锰氧化物共沉淀为主.综上可知,筛选出的3株锰氧化菌能够应用于砷污染水环境的修复.

锰氧化菌、生物锰氧化物(BMO)、砷污染、共沉淀、吸附作用

41

S436.5;TQ925.1;X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引育计划项目

2023-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0-3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环境工程

1000-8942

11-2097/X

41

2023,41(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