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唑类活性天然产物及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085/j.issn.1000-6613.2016.s2.042

噻唑/唑类活性天然产物及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引用
介绍了天然界中存在很多含有噻唑/唑结构单元的活性分子,其生物合成途径或仿生合成方法通常分别以多肽氨基酸残基的羧酸基团或羧酸衍生物为底物,与半胱氨酸/丝氨酸等天然氨基酸或经过衍生化的非天然氨基酸环合、氧化而成,因此天然产物中的噻唑/唑C5位通常以无取代的形式存在。然而,C5位二聚化、烯基化或芳基化的噻唑/唑结构单元常见于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分子中,构建这类结构单元通常都需预先制备β-取代的非天然氨基酸。并且,关于该类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均未涉及噻唑/唑 C5位上的官能团化修饰,这是由于目前尚缺乏该位点上的官能团化方法而造成的。该现状预示着,开发噻唑/唑 C5位官能团化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噻唑/唑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噻唑/噁唑、活性天然产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C5位官能团化

35

TQ4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6SCU11020。

2017-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48-2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化工进展

1000-6613

11-1954/TQ

35

2016,35(z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