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及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及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依循胎龄大小差异分为小胎龄早产儿组(≤34周,n=51例)及大胎龄早产儿组(>34周且<37周,n=69例),于产后2h监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并加以分析,进而分析不同胎龄与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小胎龄早产儿组性别、分娩方式与大胎龄早产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胎龄、体质量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FDP、PT、APTT及DD水平均高于大胎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FIB水平较大胎龄早产儿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早产儿组出血总发生率为15.69%,与大胎龄早产儿组的2.89%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监测结果有所差异,且小胎龄早产儿易诱发出血性疾病.为此,应加强凝血功能监测,并对小胎龄患者严加关注,从而有效防范出血性疾病发生.
胎龄;早产儿;凝血功能;出血性疾病
41
R722.6(儿科学)
2021-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