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盲肠球虫继发法氏囊感染的诊治
@@ 球虫病是由艾美属的多种球虫引起,大多在温暖、多雨时节流行,流行广泛且危害性颇大.在我国北方,大约从4月份开始到9月末为流行季节,6~8月份为流行盛期,主要通过鸡啄食球虫卵囊或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而引起发病.另外,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饲料缺乏维生素A、K等也是诱发因素.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量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闭眼、缩头、垂翅和高度虚脱,剖检胸肌、腿肌出血,花斑肾,肾小管有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此病在全国广泛发生,而且还表现出临床症状复杂化等新特点,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7月初,安徽省霍山县某养鸡场,饲养雏鸡4000羽,突然发病死亡,求助安徽农业大学动医系,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盲肠球虫继发法氏囊病毒感染,经治疗处理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雏鸡、盲肠球虫、继发、法氏囊病毒、感染、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球虫病、接触性传染病、实验室检查、诱发因素、卫生条件、危害、饲养密度、饲料、死亡、生长缓慢、球虫卵囊、剖检、农业大学
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2006-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