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仁本体论”的建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6378.2015.02.006

谭嗣同之“仁本体论”的建构

引用
所谓“本体”乃“根本的体”,亦即根本性的“载体性存在”。或者说,所谓“本体”,不仅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且是天地万物的归宿。因此,“本体”不仅在根本上“承载”天地万物的存在,而且在根本上“承载”对天地万物的解释[1]。比如,在《周易》,由纯阳爻和纯阴爻构成的“乾”“坤”本初卦体便被视为“本体”。汉代的京房说:“乾分三阳为长中少,至艮为少男。本体属阳,阳极则止,反生阴象[2]473。明代的王阳明则认为,“本体”不仅是“知”和“行”的依据,而且亦是“知”和“行”的归宿。他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3]9由此可见,“本体”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正因为如此,哲学家大多非常重视本体论。就晚清众多思想家来看,谭嗣同的本体意识尤其明显。首先,他界定了何为“本体”,认为其乃“根本性的体”。他说:“日中天,则无朦气之障,而还其本体。日之本体,如盘者也。”[4]244其次,谭嗣同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基石,借鉴西学尤其是西方科学,对儒学的本体论进行了重建,此为在同时代思想家当中显得尤为可贵。系统地看,其本体论建构具体展开为如下脉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儒学史》14FZX037;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台湾“鹅湖学派”研究》13YJA720004

2015-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7-29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