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耳周三穴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临床观察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针刺耳周三穴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临床观察

引用
@@   笔者针刺耳周三穴(听宫、听会、翳风)治疗三叉神经痛64例,疗效显著,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64例中男性22例,女性4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43.2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5年;左侧发病者25例,右侧发病者39例。2 治疗方法  均据疼痛的部位选用耳周不同的穴位。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者取翳风、听会二穴;上颌支及额支疼痛者取听宫、听会二穴。三穴均张口进针,翳风穴,针尖向对侧颧方向斜刺,进针约1.5寸至2寸;听宫、听会二穴,进针向对侧耳后方向斜刺,深度约2寸左右,实证施泻法,久病虚或虚实夹杂者,施平补平泻法。针感均向三叉神经支配区域放散。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休息5~7天后继续治疗。本组患者平均治疗17.2次。3 治疗结果  治愈(面部疼痛完全消失)37例占57.8%;好转(面部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和时间明显减少)23例占35.9%;无效(面部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和时间无明显变化)4例占6.3%,总有效率93.7%。治愈的37例追访5年未复发者18例,2年未复发者15例,1年未复发者4例。4 典型病例  李某,女,47岁,1995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左面部上下颌及眼区阵发性剧烈疼痛3天。病发时疼痛如刺,3夜未能入眠,检查:咽喉无红肿,颌下淋巴结不肿大,唇周及颧部触摸时可引起反射性疼痛发作,痛时泪下,舌苔薄白,脉弦紧。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取听宫、听会,治疗方法如前述。针1次后疼痛即明显减轻。次日复诊,自述疼痛大减,夜间入睡安然。22日再诊,疼痛未发作,共连续治疗8次停诊。随访2年未复发。

三叉神经痛、针刺、耳周三穴

16

R246.6(中医临床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北中医药学报

1007-5615

13-1214/R

16

2001,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