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权离散的货币反应 ——清末物价层级性研究
清朝建立之初即实行中央、地方共设铸钱机构的分散性铸造政策,承认地方政府具有货币发行权.货币体系核心贵金属——银,主要依靠外来供应,进一步加剧了货币风险.当财政压力骤增之时,地方政府利用既得财政权力滥发铜元弥补亏空,引发铜质货币购买力下降.同时期,国际银价下降造成银计物价上升.因此,清末新政时期出现银铜物价皆上涨的局面.深入分析,清末通货膨胀本质原因在于中国近代化程度较低,币制体制枝节性改革难以适应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需要.
清末、通货膨胀、近代化、层级性
K25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晚清通货膨胀问题研究1840—1911"19CZS039阶段性成果
2021-04-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