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次雷暴过程地闪与大气电场特征对比分析
利用安装于广州塔塔顶500 m的大气电场仪(简称电场)数据、广州双偏振雷达资料、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数据,对比分析了2020年8月15日和9月23日广州两次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活动特征以及地闪活动与电场变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局地热力不稳定引起的"局地性雷暴"地闪频次低、伴随弱降水,而由中尺度系统引发的"系统性雷暴"地闪频次高、伴随短时强降水.两次过程的地闪频次和电场变化呈双峰分布,地闪爆发时电场变化显著,频域能量达到峰值."系统性雷暴"的消亡阶段电场在正负极之间大幅度缓慢波动,呈现阻尼振荡(End Of Storm-Oscillation,EOSO)特征,而"局地性雷暴"消亡时电场未出现此特征.时域下电场剧烈变化和频域能量明显提高时,意味着雷暴云团正在靠近或附近有闪电发生;电场频域能量迅速减小且集中于低频段,表明雷暴正在消亡或远离测站.电场的时频特征对雷暴的生消具有指示性作用,为电场数据与其他资料融合应用于雷电风险预警予以参考.
地闪活动、大气电场、频域能量、雷达回波
42
P427.3(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023-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