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晚稻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为了探讨"早水晚用"节水条件下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增苗节氮对双季晚稻氮素利用的影响,进行了人工移栽、抛秧、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单株氮素积累量随时间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水稻不同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积累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分蘖-齐穗期(25.18%~68.01%)、播种-分蘖期(23.47%~58.47%)、乳熟-成熟期(5.39%~27.25%)、齐穗-乳熟期(0.52%~12.51%),单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分蘖-齐穗期(148.28**)、乳熟-成熟期(105.05**)、播种-分蘖期(71.65**)、齐穗-乳熟期(57.26**);水稻茎鞘、叶片氮素积累量占植株总生物量比例(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齐穗期达到最大;穗部氮素含氮率随水稻的生长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素积累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产量与乳熟期单株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0.87*),与分蘖-齐穗期和齐穗-乳熟期2个阶段单株氮素积累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成熟期穗部含氮率呈不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不同处理间的植物氮素吸收积累量以及水稻叶片、茎鞘、穗部含氮率以早稻旋耕人插人收+晚稻免耕抛栽机收+增苗节氮这种处理方式最大.
水稻、节水、种植方式、氮素、吸收利用
34
S143.1;S511.4+2(肥料学)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NK2125;湖南双季稻三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构建集成研究与示范201503123-05
2019-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