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00年优秀论文述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0262.2001.01.021

本刊2000年优秀论文述略

引用
根据“学术上有所创新,理论上有所突破,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选原则,本刊评出2000年优秀论文10篇(详见本封2),其中冶金工业类3篇,机械、仪表工业类1篇,矿业工程类2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1篇,化学工业类3篇。 1 冶金工业类 入选的3篇优秀论文是:朱立光等人的《高速连铸保护渣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蒋武锋等人的《CaO、SiO2、Al2O3和MgO四元渣系脱硫》和杨守礼等人的《转炉溅渣护炉工艺》。 《高速连铸保护渣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阐述了以Li2O为对象进行的不同条件下其降低熔点作用的规律,分析了其满足高速连铸保护渣熔化特性要求的配比及含量。其结论是:Li2O在一定含量范围内能有效降低保护渣熔化温度,Li2O适宜范围为2%~5%;Li2O的加入使保护渣在吸收Al2O3后熔化温度变化不大,并能够减小碱度对保护渣熔化温度的影响;K2O的助熔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在与Li2O的配合使用时才显示出较强的助熔效果;BaO、B2O3在低含量时助熔效果明显;保持(MgO+CaO)SiO2为定值,在一定范围内增大MgO含量,使保护渣熔化温度下降;由于Li2O的强效助熔作用及与K2O、B2O3的合理配合使用,从熔化温度考虑,生产无氟渣是可能的。 《CaO、SiO2、Al2O3和MgO四元渣系脱硫》一文,阐述了CaO、SiO2、Al2O3和MgO四元渣系的脱硫性能,指出:熔渣碱度在碱性渣范围内升高,有利于炉渣脱硫,但是因为粘度会对脱硫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碱度不宜很高,其值应在1.10~1.20之间为宜;炉渣中MgO含量不宜超过10%,否则会使炉渣脱硫能力降低;熔渣中Al2O3含量增加不利于炉渣脱硫的进行,将Al2O3的含量控制在15%以下,可以减弱Al2O3对炉渣脱硫不利影响。 《转炉溅渣护炉工艺》一文,在详细总结国内外溅渣护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一工艺还需解决的问题:脱磷和脱硫问题、钢中增氮问题、喷枪粘结问题、炉底上涨问题和辅助设备的维修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可使转炉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矿业工程类 入选的优秀论文是:徐东强等人的《缓倾斜矿体顶板稳定性块体理论分析》,李继良等人的《工程材料本构模型辨识及参数反演新方法》。 《缓倾斜矿体顶板稳定性块体理论分析》一文,阐述了水平或缓倾斜矿体采场设计的块体理论方法,介绍了运用该方法进行金厂峪金矿608-2采场设计的情况。该文指出,采用块体理论设计的金厂峪金矿608-2采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支撑矿柱的矿石回收率达到72%,矿房回收率达到95%。 《工程材料本构模型辨识及参数反演新方法》一文,阐述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描述岩石材料的本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它较之参数辨识和模式识别前进了一步。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适用于工程材料的本构模型模拟,并在容错性、抗噪声、健壮性等方面比数学本构模型有其优越性,且这种本构模型是隐式的,可称之为智能本构模型。它可嵌入并替换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程序中的显式数学本构模型,从而解决有限元数值计算中的本构模型和计算参数难以确定的瓶颈问题,进而研制开发基于神经网络隐式材料本构模型的智能有限元程序。 3 化学工业 入选的优秀论文是:孙小然等人的《耐盐性交联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崔广华等人的《β萘酚醛缩乙二胺希夫碱铟配合物》、张文丽等人的《反应烧结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烧结机理初探》。 《耐盐性交联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制备》一文,阐述了采用水溶液聚合,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制成交联型耐盐高吸水树脂的研究结果。该文指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条件是: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占主单体丙烯酸的质量百分比)为0.36%,交联剂用量为0.020%,丙烯酰胺用量为50%,其吸盐水率为140倍以上,吸纯水率为1 720倍以上。 《β萘酚醛缩乙二胺希夫碱铟配合物》一文,阐述了β萘酚醛与乙二胺缩合而成希夫碱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子量等特征及抗菌活性。该文指出,反应后,红外光谱各特征峰出现位移,可归因于亚甲胺基(—CH=N-)氮上的孤对电子对铟配位作用所致,紫外光谱在反应前后出现最大吸收峰,说明形成配合物后,配体周围的电子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反应后,核磁共振氢谱发生明显变化,-CH=N-氢的化学位移由8.28 PPm移至8.15 PPm,说明-CH=N-上氮原子配位后,引起周围电子环境发生变化。配体在10.35 PPm附近宽的OH峰在反应后消失,说明酚羟基上的氢发生质子化生成In-O配位键。配合物比配母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活性明显增强,这是因为配体亚甲胺基上氮原子与活性组织上的基团结合,抑制了细胞的生长且发现配体与铟配后能导致活性的增加。 《反应烧结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烧结机理初探》一文,阐述了以工业氧化锆、天然石英为原料,加入少量氟化物为助剂制备锆英石质多孔陶瓷的烧结过程和烧结机理,指出在该研究所涉及的温度范围内,该体系为气相传质,烧结过程为有气相参与的反应烧结过程,锆英石的合成反应与烧结过程交替进行。 4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 入选的优秀论文是张国滨等人的《20MnSi钢静态再结晶模型及其在棒材热连轧中的应用》。该文描述了20MnSi钢的静态再结晶数学模型,指出,与实测相比,该模型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与棒材热连轧时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规律符合的较好。 5 机械、仪表工业类 入选的优秀论文是孙新民等人的《四轴球体研磨机超精密研磨的机理及试验》。该文阐述了运用创成性加工原理和误差均匀化效应对四轴球体研磨机实现球体超精密研磨的机理研究,解释了该机“以粗干精”的特性,并以小型静电陀螺仪转子的研磨试验为依据提出了实现球体超精密研磨的基本工艺方法。 综观上述10篇优秀论文可以看出,将研究结果加以量化,是其显著特点,说明这些作者是做了踏实认真的研究工作的。不亲自动手做实验,不深入现场,光凭脑子憋,是憋不出数据来的,而没有数据,科学论文的真实性、可靠性,就成了疑问。 我们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优秀论文的评选活动,使本刊不断推出理论性强、应用性好、数据可靠,结论明确的好论文,以促进我院学术事业的发展!

本构模型、优秀论文、连铸保护渣、熔化温度、炉渣脱硫、烧结过程、理论、溅渣护炉、方法、铟配合物、缓倾斜矿体、工业类、高吸水树脂、超精密研磨、含量、工艺、转炉溅渣、四元渣系、神经网络、烧结机理

23

H15;G25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3-9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1007-2829

13-1210/T

23

2001,2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