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内波研究前沿与热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2362/j.issn.1671-6647.20220513002

南海内波研究前沿与热点

引用
内波为发生在层结海洋内部的亚中尺度波动,是物理海洋学研究,特别是海洋混合及能量级串研究,不可或的缺环节.孤立内波的突发性巨大冲击能量可对水下航行和工程设施构成灾难性威胁,实现实时监测与预报海洋内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南海是全球海洋中超强内波多发海区之一.长期现场观测表明,吕宋海峡以西海域内孤立波振幅高达150~200m,且终年发生.因此,南海是目前海洋内孤立波观测与研究热点海域.本文以2015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论文为依据,评述南海内波研究新进展,认为7a来研究成果取得质的提升.第一,实现了由卫星为主要手段2D观测到以卫星与潜标同步3D观测为主要手段的提升.由此催生出振幅240 m超强内孤立波、中尺度涡对内波的调制作用、重现周期23h内孤立波、浅海内孤立波裂变现象、深海盆内波及动能级串等创新成果.第二,研究区开始呈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迄今为止,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集中在吕宋海峡以西和北部陆架,现已出现向中部深海盆扩展趋势.第三,海洋探测高新技术应用于南海内波观测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由卫星高度计沿轨海面高度场二维平面波分解技术得出的南海M2内潮辐射图,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南海北部内波生成机制和生成源地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建立南海邻近的边缘海内波传播预报模式.模式预报的一个潮周期之后内波波峰线位置与后续卫星图像上显示的位置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达95%,平均距离均方根差为3 km.快速深潜剖面浮标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深海盆,得出0~3 500 m全水深内波波段(周期为0.1~1.8d)波动引起的水温起伏幅度垂直分布.高分辨水下声成像技术,包括人工地震技术和回声探测仪,成功应用于南海北部陆架内波观测与研究.其中回声探测仪图像空间分辨率达10cm,清楚显示出内孤立波波包精细结构,可精确测得水平尺度仅为2m的孤立波特征半宽度.可以预期,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特别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内波传播预报模式的成功实例,必将为开发南海内波精准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内波、孤立波裂变、内潮辐射图、水下声成像、南海

40

P731.1(海洋基础科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2022-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564-58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海洋科学进展

1671-6647

37-1387/P

40

2022,4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