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唐山震区台下的P、S波速度结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1375.2001.01.002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研究唐山震区台下的P、S波速度结构

引用
直接采集数字地震记录的原始P波、S波记录波形,与利用Haskell矩阵传递方法得到的理论综合地震图进行对比,通过不断调整介质模型,最后得到台站下方的体波速度结构模型,此方法中得到的S波速度结构不同于通过其他波形转换而来的结果,而是同P波一样从原始波形拟合而来,同时获得地震台下方P、S速度介质模型,这为我们讨论地下介质的性质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取自于唐山市遥测地震台网陡河和滦县的短周期地震记录,共选用了震中距范围为30~60°、震源深度为100~600km的5个不同地点的深源远震记录资料。结果表明,台站下方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层结构相当吻合,说明拟合结果相当可靠。两个台站下的地壳厚度均为38km,速度结构在13km的低速层处出现差异,滦县的低速层比陡河要更厚一些。两个台站的地壳速度结构都是高低相同,而且陡河的高低差异较滦县更为显著。唐山震区滦县部分的震源比陡河附近的浅,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陡河附近,可见地震的发生与壳内低速层的差异幅度有关。从泊松比高值来看,地幔顶部存在低速层,该区域是地幔上隆区,可能有部分熔融。

深源远震、体波速度结构、泊松比、唐山

19

P315.3+1(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华北地震科学

1003-1375

13-1102/P

19

2001,19(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