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和“了2”成句能力的制约因素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了1”和“了2”成句能力的制约因素

引用
已有研究认为“了1”的成句能力小于“了2”,但不曾涉及背后的因素.本文尝试从语义结构、句法层次、语气结构和时范畴缺席等四个方面探讨两个“了”成句能力大小的制约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语义结构的差异决定“了1”只能附着述题里的核心谓词且有所选择,而“了2”几乎不受限制.(2)“了1”位于述题里的最下层,“了2”位于述题里的最上层,决定了前者只能在句法结构层面参与构成词组,后者只能在句子话语层面参与构成述题.(3)“了1”只能和核心谓词构成“VP+了1”词组,“了2”只能与语调一起构成“VP+了1”的语气结构并以之为辖域表示口气(tone).(4)普通话是体凸显和口气凸显语言,不依赖高度语法化的时范畴系统来表示时范畴.这导致“了1”所表完成体难以直接明确地定位到客观时间轴,进而制约其成句能力.“了2”的口气功能与时范畴无关,不受此制约.总之,以上四个因素依次从微观到宏观制约“了1”和“了2”的成句能力,导致前者的成句能力小于后者.

“了1”、“了2”、成句能力、制约因素

H146.3(语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119

2020-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汉语学习

1003-7365

22-1026/H

202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