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10/j.cnki.jhmu.20160106.00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引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9 mm、动脉检出斑块者设为颈动脉硬化组,IMT 正常者设为单纯高血压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将颈动脉硬化组以血压变异(BPV,以9.57为界)分为低 BPV(7.02~9.57)组和高 BPV(>9.57~14.29)组。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 血压监测,测量时间为日间6:00~21:59,每30 min 测量一次,夜间为22:00~5:59,每60 min 测量一次,记录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 h 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 hDBP);血压变异(BPV)采用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SCV)、24 h 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DCV)表示。结果:颈动脉硬化组 dSBP、nSBP、24 h SBP、24 h DBP,24 hSCV 值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d DBP、nDBP 及24 hDCV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 BPV 组两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 IMT和平均 IMT 均高于低 BPV 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多于低 B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PV 参与动脉功能与结构改变过程而导致靶器官损伤,临床测定颈 IMT 对评价高血压早期血管损伤、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血压诊治过程中应加强 BPV 的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压变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

R544.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河北省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3130232B

2016-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51-753,75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海南医学院学报

1007-1237

46-1049/R

2016,(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