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350.2018.24.024
利用延时摄像技术进行IVF胚胎选择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早期胚胎发育实时动态监测与影像分析,寻找胚胎发育形态动力学差异,及其对胚胎发育和后续行为的影响,为胚胎形态学评估及发育潜能预测提供帮助.方法 使用Primo vision胚胎监测系统,利用延时摄像(time lapse)技术对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的33个周期中收集的308枚胚胎进行分析,通过对发育期第3天(Day 3)前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监测,系统观察胚胎从原核消失到Day 3不同发育阶段形态动力学参数,结合2细胞期(2C)胚胎评级结果与Day 3胚胎评级结果进行比较;按照Day 3胚胎评级结果,分析统计不同等级胚胎从原核消失到第1次卵裂及3细胞期至4细胞期的时间间隔;在Day 3进行胚胎评级后,继续对71枚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观察囊胚形成率的差异;收集胚胎发育时间、事件与形态评分等相关参数,并对囊胚形成率进行比较,寻找上述指标与胚胎发育潜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308枚胚胎在Day3获得1级胚胎56枚,2级胚胎109枚,3级胚胎47枚,4级胚胎96枚;1级和2级胚胎从原核消失到2细胞期(Pf-2C)的平均时间为(2.28±0.34)h,3级胚胎为(2.51±0.42)h,4级胚胎为(2.89±1.19)h;1级和2级胚胎从3细胞期至4细胞期(3C-4C)的平均时间为(0.72±0.65)h,3级胚胎为(1.14±1.20)h,4级胚胎为(3.12±3.11)h;结果表明不同胚胎评级间Pf-2C和3C-4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显示,除3级和4级胚胎间Pf-2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两两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08枚胚胎在第一次卵裂后形成的2细胞胚胎形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一级2细胞胚胎在Day 3形成优质胚胎的比率为79.4%,二级2细胞胚胎为72%,三级2细胞胚胎为47%,四级2细胞胚胎为8.82%,五级2细胞胚胎为9%;采用GAMMA法对两有序分类变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2细胞胚胎形态与胚胎分级存在相关性(G=0.6661,P=0.0392).71枚胚胎按照Day 3胚胎评分分组进行囊胚培养,结果显示,1级胚胎囊胚形成率为94.12%,2级胚胎为90.91%,3级胚胎为57.14%,4级胚胎为5.56%,Day 3胚胎分级与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胚胎通常具有更快的发育速度,在原核消失至第一次卵裂和3细胞至4细胞阶段更为显著.2细胞胚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结合2细胞胚胎评分,能够更好地预测胚胎发育并帮助选择高质量胚胎.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便于应用的胚胎选择模型,为IVF实验室的胚胎选择提供指导.
体外受精、延时摄像、胚胎选择模型
29
R446(诊断学)
广东省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2015105101178
2019-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478-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