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7.03.05
儒学的德性进路对评价管仲、齐桓公的影响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注重通过心性论的方式诠释德性自律,而荀子则从人性恶人手,强调通过礼制的教化作用以化性起伪.儒学的这两种德性进路对两宋时期尊孟派与疑孟派评价管仲、齐桓公产生了重要影响.疑孟派强调“礼”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对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充分肯定齐桓公、管仲尊王攘夷的霸业对维护周礼的积极意义,并对王道、霸道进行量化分析,将王道、霸道视作同一性质而不同层次的两种为政方式.尊孟派则极力区分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的内涵,在充分肯定管仲具有“仁之功”的同时,从儒学心性论的角度否认管仲之“仁”.疑孟派充分肯定了齐桓公、管仲的霸道,尊孟派则严格区分王道、霸道在性质上之不同,揭示了齐桓公、管仲霸道“假仁以霸”的本质.尊孟派与疑孟派关于评价管仲、齐桓公的分歧,本质上是儒家两种德性进路的分歧.管商功利主义是管仲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再现,儒学德性进路的分歧又形成对管商功利主义评价的分歧.
儒学、德性进路、尊孟派、疑孟派、王道、霸道、管商功利主义
B21;B226.1(古代哲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