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1704.2017.12.025
食物成分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流行病学研究发现,NAFLD患病率为 20%~30%,而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 75%~100%[2].NAFLD 的发病机制已经被广泛研究,其中"两次打击"学说可以解释部分 NAFLD 的发病机制,第一次打击主要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过量沉积,第二次是氧化应激导致脂质过氧化,肝星状细胞激活和纤维化[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肝轴失灵(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调,小肠通透性的增加)是 NAFLD 发生、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4].在治疗方面,虽然有相关药物的使用,但是饮食和运动依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基础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对基础饮食成分和特殊饮食成分(富含维生素 E、色氨酸、花青素、益生菌的食物)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食物成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成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病机制、肝星状细胞激活、liver disease、肝纤维化、流行病学研究、肠道菌群失调、脂质过氧化、饮食和运动、小肠通透性、肝病治疗、氧化应激、相关药物、两次打击、基础、肝脏疾病
22
R5 ;TS2
2018-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4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