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1704.2016.04.001
携手推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可及性
慢性 HBV 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全球慢性 HBV 感染者约2.4亿,每年约78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1,2]。我国每年因 HBV 相关肝硬化和肝癌死亡估计为26.3万例,占全球 HBV 相关死亡37%~50%[3],远高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然而,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慈善机构方面,乙型肝炎却未得到如艾滋病等传染病同样的关注和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我国曾经是慢性乙型肝炎高流行区,但由于大力推广新生儿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目前15岁以下人群中 HBsAg 阳性率已经低于1%。这一重要公共卫生成就得到了 WHO 的高度赞赏,并作为范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荐。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1992年以前出生的人口绝大部分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所以估计全人群中 HBsAg 阳性率仍然在6%左右。据此粗略推算,我国目前仍有 HBsAg 阳性者约7000万,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肝硬化约100万,原发性肝癌约30万。WHO 中国代表处组织的有关研究显示,如果不给予大范围的有效治疗,今后几十年内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在中国仍将呈上升趋势;积极抗病毒治疗比不治疗、高效低耐药治疗比次优治疗有更高的成本效果比,如果能大幅度降低药物价格并采取标准的高效低耐药药物治疗和检查方案,可进一步降低费用。
发展中国家、乙型肝炎治疗、乙型肝炎疫苗、肝硬化、公共卫生、治疗比、乙型肝炎患者、阳性率、死亡人数、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艾滋病、肝炎并发症、成本效果比、资金支持、政府层面、药物治疗、相关疾病、卫生问题
21
R51;R97
201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