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空气溶胶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臭氧的关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青藏高原上空气溶胶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臭氧的关系

引用
采用1991年10月-2005年11月的HALOE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27°~40°N, 75°~105°E)上空气溶胶数密度、体积密度、面积密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探讨了它们与臭氧的关系, 并且与同纬度带中国东部地区(107°~122°E, 27°~40°N)、北太平洋(170°E~170°W, 27°~40°N)上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高原上空气溶胶的体积密度、面积密度受Pinatubo火山喷发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991-1995年, 然而气溶胶数密度受火山影响则不如前二者明显; 高原上空气溶胶在对流层顶附近存在一个极大值区, 在夏季该极大值区位于对流层顶下方(约120 hPa), 而其他季节则位于对流层顶上方(约100 hPa); 青藏高原、中国东部地区、北太平洋三地上空气溶胶数密度的差异主要出现在60 hPa以下的气层, 夏季差异最突出, 高原上120 hPa附近的气溶胶数密度约为平原上的1.8倍, 约为海洋上的5.5倍; 在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附近以及平流层低层, 气溶胶数密度与臭氧体积混合比呈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而在20 hPa以上则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对比三地上空气溶胶与臭氧的关系, 得到在对流层顶附近及平流层低层气溶胶在高原和平原上空与臭氧的变化呈很好的负相关, 其中以高原上空的负相关关系更好, 但是在海洋上空气溶胶和臭氧的相关不明显.而在20 hPa以上气层中, 三地上空的气溶胶与臭氧的变化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青藏高原、气溶胶、平流层、HALOE资料

27

P402(一般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3015;青年基金项目40705014, 40505008

200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500-50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高原气象

1000-0534

62-1061/P

27

2008,2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