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放电通道的三维结构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534.2003.03.002

闪电放电通道的三维结构特征

引用
通过对闪电VHF辐射源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 无论云闪还是地闪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可表明雷暴中的基本电荷结构.云内闪电放电不仅发生在上部正电荷区与中部主负电荷区之间, 也同样会在中部主负电荷区与下部正电荷区之间发生, 除极性相反之外, 其它特征是一致的.云闪过程在最初的10~20 ms内垂直向上(正常极性)或向下(反极性)发展, 之后转为水平方向的传输.在正电荷区辐射点较多, 闪电通道清晰; 在负电荷区辐射点较少, 且从闪电的起始位置以一种倒退的方式水平延伸闪电通道.云闪中的K型击穿不仅发生在闪电的后期, 而且还发生在活跃期, 并不时发展到正电荷区而触发新的闪电分叉.负地闪首次回击之前的梯级先导过程辐射较强, 继后回击前的直窜先导的辐射较弱.回击之间闪电在云内水平发展, 通道以细小的分叉为主要特征, 其间不时有没有到地的企图先导过程发生.正地闪的先导过程基本没有可探测到的辐射点, 在回击之前有一段云内过程, 回击之后有更长的云内过程发展, 其闪电通道不像负地闪那样精细, 在回击之后的最初阶段辐射点较少, 而在通道的顶端辐射点反而较多.正负地闪的发生发展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表明正、负极性的电荷击穿及传输过程的机制存在明显差异.

闪电、雷暴电荷结构、闪电的三维结构

22

P427.3(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SW-0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35010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17-22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高原气象

1000-0534

62-1061/P

22

2003,22(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